中国卒中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分会动态(首页)

中国卒中学会卒中与眩晕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暨全国眩晕多学科诊疗论坛在京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3日 来源:中国卒中学会

2025年10月17日至19日,由中国卒中学会卒中与眩晕分会、北京脑血管病防治协会(北京卒中学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承办的“中国卒中学会卒中与眩晕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暨全国眩晕多学科诊疗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汇聚全国神经内科、耳鼻喉科、康复医学、影像学及精神心理等多学科顶尖专家,围绕眩晕疾病的前沿研究、多学科协作模式、诊疗规范建设及人工智能应用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旨在推动我国眩晕疾病诊疗体系的高质量发展,构建科学化、系统化、精准化的综合防治新格局。

 

缪中荣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本届年会聚焦头晕/眩晕多学科诊疗前沿,内容涵盖基础与临床、规范与创新,充分展现神经科、耳鼻喉科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他肯定了卒中与眩晕分会在疾病分类、诊疗规范、质控体系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并期待通过学术交流推动我国卒中与眩晕领域发展,提升临床诊疗水平,惠及更多患者。

 

大会主席赵性泉教授在致辞中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卒中与眩晕分会始终致力于推动神经科、耳鼻喉科、精神心理科等多学科融合,促进眩晕疾病规范化诊疗。本届年会聚焦前沿进展,特别安排《常见慢性头晕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等热点议题的深度讨论,力求完善眩晕领域的“中国方案”。赵教授强调,要以制定行业标准为己任,推动共识落地应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共同打造规范、高效的眩晕诊疗生态圈。

 

本次中国卒中学会卒中与眩晕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全国眩晕多学科诊疗论坛汇聚全国顶尖专家,内容涵盖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的全链条探索,推动眩晕与卒中防治向规范化、智能化、协同化迈进。通过高水平学术碰撞与共识构建,不仅提升了专业认知与临床能力,更彰显了我国在神经系统疾病综合管理领域的创新活力与责任担当。未来,随着多学科融合的持续深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基层诊疗网络的不断完善,眩晕与卒中防控将朝着更精准、更高效、更可及的方向发展,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升全民脑健康水平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