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卒中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中国卒中学会血管性认知障碍分会编写发布《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2024版)》

发布时间:2024年7月19日 来源:中国卒中学会

通讯作者
汪凯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董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引用本文: 中国卒中学会血管性认知障碍分会. 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2024版) [J/OL] . 中华医学杂志, 2024,104:网络预发表. DOI: 10.3760/cma.j.cn112137-20240501-01024.
摘要: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指主要由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包括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整个过程,可以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共病1, 2。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中痴呆患病率为6.0%,其中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为1.6%,是仅次于AD的常见痴呆类型3, 4;我国65岁及以上人群中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病率为20.8%,其中脑血管病及血管危险因素相关的MCI为8.7%,占MCI总体的42%5。我国脑卒中负担沉重,2020年我国脑卒中患病率、发病率分别为2.6%、505.2/10万6,其中约1/3的患者发展为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7。另外,老年人群脑内常常同时存在血管性损伤和AD病理,两者相互影响,互相促进,对认知老化的进程产生叠加效应8。因此,积极控制血管危险因素、了解VCI的发生机制及临床分型、重视和推广VCI标准化临床诊疗规范,对于降低我国VCI发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工作中对VCI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更有效地指导医师对VCI进行规范管理,中国卒中学会血管性认知障碍分会组织专家讨论,并参照中国卒中学会指南制定标准与撰写规范,制订《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202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