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卒中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会议报道(首页)

中国卒中学会脑出血微创治疗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在江苏苏州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5日 来源:中国卒中学会

  2024年11月3日,中国卒中学会脑出血微创治疗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在苏州如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卒中学会脑出血微创治疗分会主办,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Brain Hemorrhages杂志协办。

  开幕式由苏州大学临床医学研究院院长、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陈罡教授进行主持,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苏州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缪丽燕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党委书记、中国卒中学会脑出血微创治疗分会主任委员及发起人唐洲平教授,中国卒中学会副秘书长兼组织部部长李文慧教授分别致辞。在开幕式后,正式进入学术环节。

  上午报告第一节,由主持人唐洲平教授、陈罡教授和王文志教授并点评。

  首先由来自The George Institute Global Brain Health &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的Craig Anderson教授为我们带来《Future directions to improve the treatment time and target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的报告。Anderson教授首先强调了脑出血治疗中手术对功能预后的积极影响,特别是微创手术的作用。他提到了MISTIE-III试验,并指出在300名患者中,与常规治疗相比,微创手术对功能预后的积极效果。随后Anderson教授详细介绍了INTERACT试验中血压控制的表现参数,以及在院前和院内降低收缩压对血肿扩大的影响。Anderson教授还强调了脑出血治疗中时间的重要性,指出早期干预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他提到了多个正在进行的试验,包括INTERACT3、INTERACT4、INCH、ANNEXA-I、ENRICH和SWITCH,这些试验旨在确定各种治疗剂单独和联合使用的有效性。最后,Anderson教授总结了脑出血治疗的未来方向,包括收缩血压控制目标、血糖控制标准、抗凝逆转、体温控制以及针对性的早期微创手术。他强调实施这些治疗策略仍然是一个挑战,需要克服知识-行动差距和资源问题,并需要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指导临床实践。

  接下来,美国Loma Linda大学的张和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脑出血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的学术报告。张教授首先回顾了脑出血研究的历史,从古希腊时期对卒中的描述,到现代对脑出血的认识和治疗方法的演变。他指出,尽管历史上对脑出血的治疗尝试多种多样,但临床和基础研究之间存在脱节,临床试验的结论与实验室研究的结果并不总是一致。张教授强调,现代脑出血治疗的关键在于减少血肿对脑的压迫和预防血液中毒性作用,而实验室研究则更侧重于减少脑水肿和探索可能的机制。他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需要决定是侧重于血肿本身的治疗,还是血肿与脑水肿的综合管理。在讨论脑出血的动物模型和治疗方法时,张教授指出,现有的模型与临床实际情况存在差异,需要开发更符合临床需求的动物模型。他还提到了出血性脑保护治疗与缺血性脑保护治疗的差异,以及抽取血肿后是否需要脑保护治疗的问题。最后,张教授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包括多因素捆绑式的临床处理和多种药物捆绑式的复合治疗,以及从临床需求出发的基础研究。此外张教授还强调了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并对未来脑出血研究的中国贡献表示期待。

  来自美国Loma Linda大学的唐纪平教授为我们呈现了题为《脑血肿扩大动物模型和糖敏感受体的作用》的学术报告。首先唐教授从脑血肿扩大(HE)的机制入手,指出HE在脑出血(ICH)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达1/3,且与预后不良强烈相关。她详细介绍了多种动物模型在研究HE时的局限性,并强调了建立一个能够模拟真实HE的动物模型的重要性。唐教授的团队通过实验发现,高血糖能够增强ICH后的血肿扩大,并且这一过程与糖敏感受体AhR有关。他们还发现,AhR抑制剂TMF能够在不降低血糖水平的情况下减少ICH后的血肿扩大,并改善功能预后。此外,唐教授还讨论了AhR在脑损伤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CRISPR技术敲除AhR来研究其在ICH中的作用。最后,唐教授总结了他们的研究发现,强调了针对AhR的治疗策略可能成为控制高血糖引起的ICH后血肿扩大的新方法。她还提到了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如SPOTLIGHT和STOP-IT,这些试验旨在探索针对血肿扩大的特定治疗策略。唐教授的报告为我们提供了ICH后血肿扩大机制的新见解,并为未来的治疗研究指明了方向。

  接下来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唐洲平教授为我们带来的《脑干出血预后精准预测及研究进展》。首先唐教授从脑干出血的研究现状入手,指出脑干出血是脑出血最致命的亚型,预后极差,死亡率和残疾率高,脑干出血的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手术治疗尚存在争议。同时唐教授强调,脑干出血治疗手段有限,精确的预后评估,有助于优化患者临床管理。随后,唐教授分别从放射学指标、临床因素和临床评分三个方面为我们介绍了脑干出血的预后预测研究。最后,唐教授对脑干出血精准预后预测与治疗进行展望,分享了脑干出血的武汉评分 Wuhan-PPH model,以CT影像和临床因素为特征的多模态深度学习模型来预测原发性脑桥出血的预后,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验证,进而开发的预后模型。然后唐教授指出脑干出血治疗当前存在的不足,包括:1.术前规划多依靠手动标注,时效性差,2.血肿形状不规则,解剖结构复杂,传统术式难以彻底清除血肿,3.治疗模式单一,不能和干细胞移植等神经康复治疗结合,提出结合微创和微纳技术优势,为脑干出血患者提供一种颠覆性的治疗手段。最后,唐教授分享了颅内压监测、微创手术机器人、干细胞治疗、小分子重编程以及脑机接口等领域对脑干出血预后预测的应用,并基于脑机接口技术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上午报告第二节,由主持人胡韶山教授、张世明教授和包义君教授并点评。

  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游潮教授为我们呈现了题为《一项脑出血国际阶梯式楔形设计整群随机对照试验汇报》的学术报告。游教授首先介绍了INTERACT3研究的背景,指出脑出血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现有治疗方式的局限性。他详细阐述了INTERACT3研究的设计,包括其国际多中心、阶梯式楔形群组的设计方法,以及项目参与单位的分布情况。游教授解释了研究中组合性管理措施的具体内容,包括早期强化降压、降糖、治疗发热和抗凝剂逆转等目标,并强调了这些措施在脑出血发生6小时内开始实施的重要性。他进一步讨论了研究的主要结局和次要结局,包括6个月mRS评分的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及死亡率、生活质量和住院时间等。在结果部分,游教授展示了治疗过程中血压、血糖、体温的变化,并指出组合化管理组在改善功能预后方面的显著效果。他还提到了手术治疗在脑出血中的治疗效果,以及亚组分析中发现的不同人群对组合化管理的响应差异。最后,游教授总结了INTERACT3研究的结论,强调了积极组合化管理在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长期功能预后和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他的报告为我们提供了脑出血治疗领域的新见解,并强调了多学科合作在提高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中的重要性。

  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史怀璋教授给我们带来了《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治疗的坚守——几类坚持显微外科治疗动脉瘤的情况》的分享。首先,史教授为我们总结了显微手术的优势,包括解剖清晰,闭塞率高,复发率低、费用较低,可解除巨大动脉瘤的占位效应。随后总结了动脉瘤坚持显微外科治疗的几类情况,一种是破裂动脉瘤伴血肿导致的占位效应甚至脑疝。第二种是特殊部位动脉瘤,包括复杂大脑中动脉瘤、床突上段指向上方窄颈动脉瘤、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第三种是多发动脉瘤,包括串联动脉瘤和“满天星”型。第四种是介入治疗后复发动脉瘤。第五种是动脉瘤并发其他病变。第六种是对侧闭塞,交通血管重要,介入“容错率”低的动脉瘤,第七种是合并需要搭桥的情况。最后史教授指出在介入手术为主流的当下,坚持显微外科治疗是对特殊类型动脉瘤患者最好的保护。

  接着由第三军医大学附属重庆西南医院冯华教授为我们带来《脑出血诊治与研究进展》的报告。首先,冯主任先简单阐述了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相关机制以及相关神经保护药物。其次,冯主任再从血管-神经网络的角度阐述了豆纹动脉-神经复合体(LNC)的研究,此为高血压脑出血研究提供了独特的结构功能区域和理想的突破口。而后,冯主任针对LNC系统展开论述,解释LNC的基础研究进展,又系统阐述神经外科手术逐渐走向精准神经外科的趋势下,基于LNC的手术策略。提出脑出血的手术适应征以及手术方法需要改革,由此提出了白纸纤维保护的治疗方法并对脑出血术后是否去骨瓣进行了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最后,冯主任又通过讲述基于LNC保护的综合治疗提出了更多的治疗的策略,包括降压、控制血糖、控制体温等方法从而改善预后。并在基础实验的基础上将更多治疗方法用于临床。冯主任的分享主要针对血管神经网络研究开展,提出成功的干预需要针对不仅要清除血肿,而且要保护好残存的白质纤维及豆纹动脉;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清除血肿后,在颅压监护条件下不需要行去骨瓣减压。同时冯主任也在进行神经内镜治疗幕上深部脑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探究更多的治疗新思路。

  来自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征医院的侯立军教授为我们带来了《脑出血的微创外科治疗体系建设》报告。首先侯教授从脑出血致死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现状入手,结合基底节出血和脑干出血为临床治疗的难点和重点,分析了内科治疗与外科治疗的核心理念,由此提出外科治疗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即血肿清除率低,再出血率高,脑组织损伤大。侯教授指出外科治疗的核心是提高血肿清除率,降低再出血率,以及减少脑组织损伤。由此指出3项脑出血微创外科治疗的关键技术并逐一介绍:机器人基底节区脑出血亚急性期穿刺联合低位引流技术,内镜经枕入路急性深部脑出血清除联合血管夹止血手术,机器人脑干出血穿刺联合低位引流手术。最后侯教授对于建立微创外科治疗体系目标这一问题进行总结,强调应构建分层救治体系,规范脑出血救治关键技术,革新脑出血救治理念,制定脑出血外科治疗指南。

  上午报告第三节,由主持人陈刚教授和孙晓欧教授点评。

  来自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的王文志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中美两国脑血管病流行状况比较》的学术报告。王教授首先通过全球卒中年龄标化死亡率、发病率和患病率的数据,揭示了卒中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趋势。他详细比较了中美两国在卒中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方面的差异,指出美国卒中患病率约为3%,而中国则更高。王教授强调,美国卒中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而中国卒中终生发病风险男性为40.6%,女性为36.3%。他还提到,美国卒中死亡率显著低于中国,这可能与两国在诊断标准和数据获取方法上的差异有关。王教授进一步讨论了脑出血在中国的高发病率,并指出尽管近年来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美国。他通过比较中美两国的卒中流行病学数据,强调了卒中预防和治疗措施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最后,王教授总结了中美两国在卒中流行状况上的主要差异,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包括扩大样本量、多中心研究以及长期随访,以更准确地评估卒中的风险因素和发展趋势。

  接着,由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薛孟周教授所带来的《小鼠脑出血急性期的神经保护策略》报告。薛主任首先从细胞的角度阐述了ICH的细胞内机制,同时讲述了小鼠脑出血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并用脑组织原位明胶酶谱检测 MMP-9活性以及小鼠中ICH后24小时神经元死亡的FJB染色。然后,薛主任又通过讲解自由基的损伤作用机制阐述了脑出血的氧化应激反应和脑出血的血脑屏障损伤机制。为了开展对脑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薛主任用米诺环素在小鼠身上再次进行实验并监测MMP-9的活性。得出了米诺素降低ICH后MMP-9的表达;米诺环素可减少ICH后的脑损伤、神经元死亡和炎症;米诺环素可改善ICH后的神经系统结局。同时薛主任再次进行小鼠实验得出结论:MK3102通过抑制神经炎症反应、铁死亡和保护血脑屏障完整性,有效减少 ICH 后脑损伤。Vilda在ICH 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部分是通过抑制神经炎症,防止ICH后神经元凋亡和铁死亡。最后又检验了药物Adjudin的作用,Adjudin 通过保护血脑屏障完整性和减少神经炎症反应,显着减轻 ICH 后的脑损伤并改善神经功能,表明Adjudin有可能成为治疗ICH的治疗药物。薛主任的报告系统解释了小鼠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策略,有效的进行了神经保护治疗方法,对临床有相当大的研究价值。

  来自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伍国锋教授给我们带来了《颅内出血靶向止血体系初步探讨》的讲座。首先,伍教授为我们分享了自发性脑出血的研究背景,并指出血肿扩大是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的重要原因,早期止血预防血肿扩大或再出血是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手段。伍教授回顾了止血过程的三阶段,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凝块形成和纤维蛋白形成。预防纤维蛋白分解是止血的重要环节,全身性游离氨甲环酸(TXA)就是通过这个机制可以使大鼠脑出血体积有所缩小,但存在潜在的全身性风险,例如肺部充血水肿显著,肺泡内红细胞浸润并充血,提示肺部血栓倾向。伍教授使用脂质体作为药物递送载体将 TXA和凝血酶封装在其中,形成负载TXA和凝血酶的脂质纳米颗粒,并详细阐释了纳米囊泡制备的设计原理及制备过程,并通过断尾试验、胶原酶ICH模型实验验证了止血效果。结果提示肺泡内无红细胞浸润,脂质载体不存在脱靶效应,不会造成全身效应。新型纳米材料体外及体内止血均有效。同时该材料还具有磁激活特性,可以通过磁激活定点作用。

  来自江阴市人民医院的高恒教授为我们带来了《脑干出血的全流程诊疗创新实践》的报告。首先高教授对脑干出血的流行病学和解剖学特征分布进行了介绍,进一步探讨了脑干出血的CT分型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高教授指出随着脑干出血的治疗方法增多,部分脑干出血的患者能从微创手术治疗中获益。高教授通过分享多个经典案例,以生动的实例将当前脑干出血的外科治疗的主要途径脑室穿刺引流、开颅血肿清除,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分别从体位、血肿部位、二次穿影魔经侧脑室等进行了一系列对比。随后高教授详细介绍了改良平卧位立体定向枕下入路的术中体位、术前规划和框架安装。此外高教授还聚焦于脑干出血后患者气道管理的康复治疗,提出长期气管切开使呼吸道和吞咽功能产生许多病理生理性变化,强调凝胶在患者摄食训练中的新应用和优势。此外脑干出血的全流程治疗管理还包括疼痛护理、脑机接口等众多治疗。随后高教授进行了总结:手术有助于提高存活率和苏醒概率,但多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差,护理成本高。由于血肿累及的结构特殊,对技术熟练程度、硬件设备及围手术期的管理均有较高要求。一般认为发病后3个月是黄金康复期,发病4-6个月仍是有效康复期。最后高教授基于标准病房患者的预后现状,对未来多学科协作的卒中单元进行了真切的展望。

  下午报告第一节,由主持人张中原教授、王庭忠教授和陶传元教授点评。

  来自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神经研究室的李香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脑出血后神经损伤的分子机制及干预策略研究》的学术报告。李教授首先谈到脑出血的严重危害性,回顾了目前脑出血临床试验大多效果不佳。她指出,探讨脑出血后神经损伤的干预靶点是解决临床困境的突破口。脑出血后神经元线粒体参与了继发性脑损伤,因此线粒体可作为探索脑出血治疗药物的靶标。雷公藤红素一种能够通过脑血管屏障并作用于线粒体的药物。研究显示,雷公藤红素改善小鼠脑出血后神经行为和认知功能、能降低神经元死亡并促进神经元线粒体功能恢复。关于作用机制,李教授指出雷公藤红素改善脑出血后线粒体损伤的机制与 cAMP/EPAC-1 信号通路有关。EPAC-1通过与VDAC1直接结合参与脑出血后神经元线粒体损伤。雷公藤红素通过抑制EPAC-1活性,改善脑出血诱导的线粒体孔道过度开放,进而发挥线粒体保护作用。最后她总结了雷公藤红素是一种有前景的线粒体保护剂,能够缓解脑出血引起的继发性脑损伤。

  来自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骆锦标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创新驱动脑出血诊治技术进步》的学术报告。首先,骆教授回顾了高血压脑出血历史及神经外科发展史,科学技术的创新驱动发展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提供无限可能,并指出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脑出血临床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顶级专家关注。随后,骆教授总结了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见术式/入路及新型技术,包括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微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导航立体定向引导下神经内镜辅助血肿清除术、颅内镜血肿清除术、显微镜套筒下经额入路基底节区血肿清除术、脑造通球囊的应用、小脑出血的内镜手术、经皮穿刺钻颅血肿碎吸术、硬通道锥颅置管血肿溶解吸引术、方体定向钻颅置软管血肿吸引术、CT监测引导下实施定向钻颅手术、3D 打印辅助下经额穿刺血肿引流术、精智航多模态三维医学影像处理系统、立体定向引导下脑干出血置软管清血手术、神经导航引导下经桥脑小脑脚脑干血肿穿刺引流术、方体定向经皮钻颅置软管脑干出血清血手术、一次性内镜辅助方体定向引导下钻颅置管脑干血肿穿刺吸引术等种种新型技术。最后骆教授再次强调了脑出血院前急救及早期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性,讲解了多个脑出血国际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项目现状及进展。

  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马潞教授为我们呈现了题为《脑出血的抗栓相关性问题》的学术报告。马教授首先从抗栓药物使用与ICH风险的关联入手,详细解读了丹麦国家数据库研究的关键发现,并分析了不同抗栓药物对ICH发生风险的影响。马教授强调,在抗栓药物联用方案中,VKA、低剂量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三联治疗与ICH风险最高相关,而低剂量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双联使用与ICH发生的风险关联最低。在讨论抗栓治疗逆转的研究进展时,马教授结合DASH研究和GWTG-Stroke数据库研究,探讨了抗凝逆转治疗的时间依赖性,并指出早期抗凝逆转治疗与住院死亡率降低相关,但在功能结局方面没有差异。接下来马教授分享了RESTART研究的结果,提出在ICH后重启抗血小板治疗可能降低主要不良血管事件风险。随后马教授引用2022年AHA/ASA指南,强调了对于无法活动的自发性ICH患者,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和低剂量肝素进行预防的重要性,并指出氨甲环酸(TXA)对ICH患者功能结局的作用不明确。马教授分享了华西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TXA能降低血肿扩大风险,但与90天死亡或残疾无关。最后,马教授基于当前的研究进展,强调了个体化评估抗栓和抗纤溶治疗策略的重要性,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杨中华教授在学术报告《重症脑血管病ICU管理新进展》中,分享了重症脑血管病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杨教授首先强调了取栓后血压管理的重要性,指出强化降压可能增加不良结局风险,而应避免低血压。他还探讨了高灌注综合征的影响,提出其与良好结局的关系仍存在争议。在脑卒中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处理上,杨教授引用最新数据支持PCI治疗的安全性。对于脑出血,他介绍了氨甲环酸的使用时机和集束化内科治疗策略,强调了综合措施改善预后的重要性。在蛛网膜下腔出血领域,杨教授讨论了氨甲环酸对不同分级SAH的影响及腰大池引流术的益处。最后,杨教授总结了重症脑血管病ICU管理的新进展,强调了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取栓术后避免低血压的重要性,以及非抗栓相关脑出血后一揽子管理方案的益处。他强调,对于重症脑血管病的治疗,必须基于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实现最佳疗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康开江教授在《脑出血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调控策略》的报告中,深入探讨了脑出血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AD)的特点与影响。康教授首先指出,我国脑出血发病率高,疾病负担重,且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如应激性高血糖、高血压、快心率等不良结局相关。他强调,脑出血后AD可加重继发性脑损伤,增加不良预后风险,涉及神经功能预后、心脏并发症等多个方面。康教授还介绍了自主神经活动的定量评估方法,包括心率变异性(HRV)、压力反射敏感性(BRS)等,并讨论了β受体阻滞剂和迷走神经电刺激(VNS)在调控脑出血后AD中的应用。他特别提到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taVN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VNS方式,可能通过胆碱能抗炎作用、保护血脑屏障完整性等途径减轻ICH继发性脑损伤。taVNS防治ICH后PH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的设计,旨在明确taVNS对减轻ICH患者血肿周围水肿、血脑屏障破坏程度、脑组织代谢水平的影响,以及其与自主神经功能活动的关系。最后康教授总结,脑出血患者往往合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脑出血急性期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加重继发性脑损伤,增加不良预后风险,自主神经功能调控可能是治疗脑出血的潜在策略之一。

  下午报告第二节,由主持人陈雄辉教授、孙保亮教授和胡鑫教授点评。

  来自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的殷小平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脑出血灶周损伤的研究与思考》的报告。殷教授首先介绍了脑出血的严重性,指出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的危重类型,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且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他强调,血肿的体积和部位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初始血肿的扩大通常提示预后不良。在报告中,殷教授比较了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指出内科保守治疗在重症脑出血患者中无法有效缓解颅内压,死亡率和致残率高于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术和外科开颅血肿清除术。他提到,指南推荐急性期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深部脑出血,而不推荐开颅手术。殷教授还讨论了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的机制,强调凝血酶、血红蛋白及其分解产物在脑水肿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他提到,炎症反应是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因素,且小胶质细胞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双重作用。报告中,殷教授分享了INTERACT系列研究的结果,强调早期强化降压治疗能够有效抑制血肿扩大,并改善患者的功能预后。他指出,控制血压至140mmHg以下是安全有效的,并且高血压管理在脑出血患者中至关重要。最后,殷小平教授总结道,脑出血后灶周损伤的机制复杂,任何单一的治疗措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未来应结合多种治疗方式,探索新的干预策略,以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接着,由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琦教授为我们带来《Code ICH出发浅谈脑出血一体化管理》的报告。首先,李教授简单介绍了脑出血的全球发病率,并指出脑出血收益类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重大神经外科疾病,同时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医疗和经济负担。之后,李教授分享了建立脑卒中一体化诊治体系的相关策略,分别从脑卒中通道,规范急诊处理流程;建立院内急诊-神经内外科一体化救治体系;建立脑卒中专病规范化诊疗和随访体系三个方面阐述了 如何建立脑卒中一体化诊治体系。同时,李教授通过从脑出血的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对脑卒中一体化诊疗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提出了一体化救治体系的优势所在,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并能使复杂的诊治流程更简便。从而更精准的对脑出血疾病进行诊断并治疗。最后李教授又通过对脑出血病因的分析,提出要对脑出血的病因进行综合性管理,从而辅助脑出血诊治,能够更好的评估其病情和预后。李教授分享的脑卒中一体化诊治体系策略不仅为各大医院的脑出血诊治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未来脑出血的诊治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经验。

  接着,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宁教授为我们带来《自发性脑出血术后的分层治疗》的报告。王主任分别从自发性脑出血的治疗策略、外科如何选择手术方式以及自发性脑出血术后的分级管理阐述了自发性脑出血的诊治、手术以及术后治疗。同时,王主任不仅从自发性脑出血的病因的角度同时也从诊断的角度解释了影响脑出血预后的因素。并且客观准确度的分析了影响脑出血雨后的主要因素。并结合专家共识提出了对这些预后出现的相关问题所做的治疗方法,并从降低颅内压角度与预防并发症角度提出了更多分层治疗的相关策略以及临床案例。最后,也对患者回家后的预后管理指南进行了解释和说明,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回家后的预后有较好的帮助。王主任分享的自发性脑出血术后的分层治疗,不仅是从病因的角度,也从手术的角度术后并发症的角度系统的说明了患者术后治疗的策略。能够更好地有利于患者后期的恢复和预后,为未来医师针对脑出血患者术后治疗提供了宝贵经验。

  来自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重症医学科的刘振川教授为我们呈现了题为《软通道技术救治重症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应用》的学术报告。刘教授首先介绍了软通道技术在救治重症脑出血中的应用。他指出,软通道技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通过精确定位和立体几何原理,实现对脑出血的精准清除。刘主任强调,该技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彻底清除血肿,减轻颅内压,且对患者的创伤较小。他还分享了多个软通道技术在难治性脑出血中的经典,展示了精准、微创、快速、干净清除血肿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穿刺治疗脑疝型脑出血的深度思考。接着刘主任介绍了MIRACLE项目,这是一个旨在评估软通道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基底节脑出血的安全性和疗效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对于改写国内外脑出血诊疗指南具有重大意义。最后,刘主任总结,软通道技术为重症脑出血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能够在减少手术创伤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他期待未来的研究能够进一步验证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推动脑出血治疗的进步。

  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唐宇平教授为我们呈现了题为《炎症综合评分预测脑出血不良预后》的学术报告。唐教授详细介绍了ICH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炎症反应的作用,特别是微血管完整性破坏、血液成分异常和炎症反应如何共同促进ICH的发展。他详细介绍了多种炎症临床指标,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和复合炎症指标如NLR、PLR等,并分析了它们与ICH预后的关系。唐教授强调,白细胞计数与ICH预后之间存在独立相关性,而单核细胞计数增多与30天内ICH死亡风险相关。他还提到,淋巴细胞水平降低与感染风险增加有关,而血小板计数降低可能导致血肿扩大,但其与预后的关系尚不明确。唐教授进一步讨论了乳酸脱氢酶(LDH)和CRP在ICH中的作用,指出LDH水平较低可能是ICH患者的保护因素,而CRP参与ICH后的促炎反应过程。最后,唐教授介绍了他们团队最新研究的炎症评分(IS评分),这是一种综合多种炎症指标的复合评分体系,能够独立预测ICH患者的血肿扩大和不良预后。他提出,IS评分的最佳截断值为5,对于预测ICH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唐教授的研究为ICH的炎症反应评估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未来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下午报告第三节,由主持人茅磊教授和高强教授点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的李锦平教授在《颅内压平衡装置治疗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中,深入探讨了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处理。李教授首先指出,去骨瓣减压术是治疗颅内压持续升高和恶性脑水肿的重要手段,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3.9%。他详细阐述了颅内出血、颅内感染、脑脊液平衡紊乱等常见并发症,并提出了早期还原封闭颅腔可减少这些并发症。李教授介绍了颅内压平衡装置的使用,该装置采用医用硅胶材料,结合个体化3D打印技术制作,旨在通过外置设备早期恢复颅腔封闭性,减少并发症。他通过临床探索研究方案,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证实颅内压平衡装置能显著减少硬膜下积液的发生。最后,李教授总结,颅内压平衡装置对于预防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并发症效果明显,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尚不明确,为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来自珠海市人民医院的陈刚教授为我们带来《原发性脑干出血微创治疗的进展和思考》。首先陈教授从脑干的解剖引入,进一步讨论原发性脑干出血的定义,是排除了外伤、血管畸形、肿瘤等可溯源继发性因素的自发性脑干出血。陈教授指出脑干出血后脑水肿及细胞坏死,出血后6小时以内进行治疗预后效果较好。对比国际与国内的指南,不难看出脑干出血领域国内外宗教、文化、传统的理念存在差异。陈教授指出,当前重型原发性脑干出血的手术方法有以下5种:1、开颅(显微镜和内镜);2、立体定向(机器人辅助)穿刺抽吸术;3、导航(3D导板)辅助下穿刺抽吸术;4、CT定位穿刺抽吸术;5、脑室外引流。随后陈教授分享了多个经典案例,以生动的实例说明立体定向穿刺抽吸术的疗效和优势。陈教授介绍到原发性脑干出血的分型,基于内部解剖及血管分布,遵循先横向、后上下、再组织突破的机制,提出了如下分型:1、单侧被盖型;2、单侧基底型;3、双侧被盖型;4、双侧基底型;5、破入脑室型。同时陈教授强调原发性脑干出血微创治疗的预后评价体系尤为重要,急需建立多中心临床研究,探讨脑干出血手术病例选择及手术时机等问题。最后陈教授介绍了AR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并表达了对未来AI全息影像手术时代的展望。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贺权威教授给我们带来了《脑出血的预后评估和药物治疗进展》的分享。首先,贺教授为我们总结了脑出血的危害性、病理生理学机制、血肿扩大相关危险因素、血肿扩大影像学危险因素、血肿周边水肿危险因素,随后,贺教授介绍了脑出血预后量表及各自优劣,包括原始ICH量表、MICH-A/B量表、ICH-GS量表、ICH-FOS评分、MEDICH评分、儿童ICH量表。接下来,贺教授为我们分享了脑出血的药物治疗策略,包括降压止血及减轻继发性损伤两个方面。关于强化降压,贺教授分享了SAMURAI研究、ADAPT研究、INTERACT1-3研究,发现强化降压治疗的脑出血患者预后远远好于标准降压组。关于止血治疗,rFVIIa在IIb期及Ⅲ期临床试验中发现可降低血肿扩大风险,但不降低死亡和严重残疾的比率、是否可以在具有活动性出血高风险的亚组患者中具有临床获益仍需进一步研究。氨甲环酸在III期临床试验不能改善90天功能预后,但可以降低血肿扩大、早期死亡和严重不良事件。血小板输注在III期临床试验增加抗血小板治疗的脑出血患者90天不良功能预后,因此不予推荐。去氨加压素、去铁胺、诺环素、芬戈莫德、西洛他唑、先必新均在动物实验及Ⅰ/Ⅱ期临床实验中展现一定价值。一些新的探索仍在进行,包括IL-1Ra、CN-105、BAF312、干细胞等。最后,贺教授介绍了脑出血损伤机制与干预评价研究,该研究建立脑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模型—SIGNALS评分,建立了多系统损伤和反应的脑出血预后预测模型—ADVISING评分,这两个评分系统相比既往评分系统均有一定优势。该计划还在探究脑出血血肿吸收的靶点—FKN。

  最后由南通明州医院的佘晓春教授为我们带来的《基于颅内压监测的脑出血梯度清除》的报告。首先佘主任先从卒中的全球患病负担入手,讲解了不同情况的卒中的患病率以及患病特征,包括性别、病因以及存活率。之后,佘主任讲述穿颅术的研究发展进程以及具体方法,并从临床角度入手,讲解了多个相关病例的治疗过程。同时,佘主任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出发,讲解了颅内压监测脑出血梯度清除的物品准备以及手术方法,包括确定穿刺点、局麻下电驱动进针、ICP探头通过固定座进入穿颅针、固定座固定探头、CP正常,再持续监测48-72h、监测时间根据实际需要,平均2-14d,一般7-10d,之后带脑室导管探头插入血肿腔或侧脑室,拔除导引针,引流血肿或脑脊液。佘主任就此方法的术后管理也进行了讲解,提出了“技术化管理”的方案。最后佘主任对此方法的优势与疗效也进行了阐述:有效清除血肿、平稳降低颅压,避免颅内环境剧烈变动、避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利用生理盐水置换的方式,清除血肿分泌的有害物质,避免脑组织继发性损伤。佘主任讲述为颅内压监测的脑出血梯度清除提出了展望。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神经外科进修与培训基地,江苏省神经外科临床医学中心,江苏省神经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江苏省脑重大疾病新药转化工程中心。科室始建于1959年,是国内较早开展颅脑和脊髓手术的单位;1972年原苏州医学院院长杜子威教授从日本引进了手术显微镜等设备,促进了中国显微神经外科的发展;1981年,鲍耀东教授和杜子威教授入选首批神经外科博导(全国共5人);2017年,科技影响力排名(STEM)居全国第6位;2018年,杜子威教授和惠国桢教授获中国神经外科终身成就奖(全国共19人),2024年惠国桢教授获中国垂体瘤协作组终身成就奖。目前神经外科设有床位176张,4个病区,年手术量约4000台。学科带头人、科主任王中教授为江苏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科副主任虞正权教授为江苏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候任会长。